刘 志
子有东岳真形令人神安命延,存身长久,入山履川,百芝自聚;
子有南岳形五瘟不加,辟除火光,谋恶我者返还自伤;
子有中岳形所向惟利,致财巨亿,愿愿克合,不劳身力;
子有西岳形,消辟五兵,入刃不伤,山川名神尊奉司迎;
子有北岳形,入水却灾,百毒消伏,役使蛇龙,常享福禄。
子尽有五岳形,横天纵地。弥沦四方,见我欢悦,入神攸同。
早期道教也以五岳各有山神。《无上秘要》引《洞真五帝内真经》讲:
建中元黄辰玉冠,衣黄锦飞裙,披玄黄文裘,带黄神中黄之章。
民间还有许多山岳崇拜是以具有某种神物而著名的。有传说山中多有神芝仙草,如钟山。《十洲记》讲:“北海外有钟山,自生千芝及神草。此洲受太玄生符,录仙家数十万。耕田种芝草,课计顷亩种稻。虻6]183有传说山中有千年嘏蟆,服之可以长寿,如蜀地的斗山。《周地图记》讲:“斗山上下有石穴,道家《开山经》云,斗山凡五穴,一通昆仑山,一通陇山,一通五当山,一通青城山。一通长安穴。穴中有千年嘏蟆,名为肉芝,得而食之,寿千岁。,,[¨]181有传说山中有神水,服之延年益寿,如鸟鼠山。《汉武内传》讲:“封君达,陇西人也。初服黄莲五十余年,人鸟鼠山。于山中服水百余年,还乡里,年如三十,常乘青牛,号青牛道士。”[6]193”有传说山中有仙药云母,如云母山。《神仙传》讲:“彭祖服食云母,时人其传采于此山,今或有道者采取不已。,,[6]207云母由于传说是仙人彭祖服食之药物,而被奉为神物。有传说山中有石髓,服之长生,如太行山。《神仙传》讲:
可以看出,在民间灵山崇拜中,有关的神仙传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,从中反映出古人仰慕仙人、希望长生的心理需求和为现实生活求福祛灾的心态。其 中许多以神仙传说来命名的山岳,则说明这类灵山崇拜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,甚至于民间的神仙信仰超过了一般的山神信仰总之,就民间灵山崇拜而言,因道教神仙信仰、服食文化渗透刘民间生活,使人们对待山岳的自然、人文景观及山中的某些资源的看法往往有浓厚的道教文化底蕴;就对某些山神的信仰而言,有的经过吸收改造开始进入早期道教神谱,同时道教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山神信仰的内容。
参考文献: E13应劭.风俗通义EM].天津;天津人民出版社,1980. E23逯钦立.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诗EM3.北京:中华书局。1983. E33张华.博物志EM3.北京:中华书局,1980. E43道藏:第6册[G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88. Es3道藏:第3册[G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88. E63李唠.太平御览[G].北京:中华书局,1960. ET]山海经EM3.袁珂校释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. E83道藏:第25册Ec,q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88. E93道藏:第28册[G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88. E103王国维.水经注校EM]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4. [11]道藏:第5册[G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88, E123道藏:第33册[G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88. E133初学记[G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5. C143王谟.汉唐地理书钞EM3.北京:中华书局,1961. E153房玄龄.晋书Ec-,3.北京:中华书局.1974. [16]王明.抱朴子内篇校释EM3.北京:中华书局,1985. E173丁培仁.增注新修道藏目录EM3.成都:巴蜀书社。2007. E183道藏:第11册[G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1988. E193艺文类聚Ec,3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杜,1965. E203黄苇.中国地方志辞典[K].合肥:黄山书社,1986.